2015年,金融科技刚刚起步,在这一年著名咨询公司安永以敏锐的商业嗅觉感知到金融科技的发展潜力,将金融科技纳入研究范畴。据安永《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各类型金融科技和服务采纳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例如:转账和支付(95%)以及储蓄和投资(75%),特别是店内移动支付(90%)及线上投资建议和投资管理(55%)。不得不提的是,中国消费者金融科技采纳率为87%,远超英、美、日等国家,并且中国中小企业金融科技采纳率为61%,也位于世界首位。

图一:27个市场的消费者金融科技采纳率 图片来源:安永官网

图二:五个市场的中小企业金融科技采纳率  图片来源:安永官网

从上图的数据来看,无论是个人用户接受度还是企业用户接受度,中国金融科技采纳率都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得益于政策导向加持以及金融科技企业的自我创新和应用能力。

政策导向支持

早在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文件中明确指出金融科技是推动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利器。央行还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使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平台自我创新和应用能力

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企业纷纷在技术领域逐渐加码,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改进金融行业原有的运作方式,增强风险把控能力,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信息服务。

以金融科技企业捷越联合为例,捷越联合作为行业“深耕者”中的一员,在立足金融自带的风险属性前提下,一直加强对创新技术的针对性应用。捷越联合针对行业三大痛点“失联、多头借贷、欺诈”,一方面应用现有的技术的作用空间。例如,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更深层次的挖掘,释放出数据的深层价值。另一方面尝试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比如近期倍受政府重视的区块链技术,其信息不可篡改性、自治性和开放性等优势,将给征信难题带来新的解决方式。

在“现有+新”技术的组合拳下,捷越推出了全生命周期智能风控平台“听风者”,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加持,已成功迭代两次。1.0是捷越探索智能风控模型的开端,2.0是捷越进阶智能风控模型的关键,而此次3.0版本,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拓宽了数据的广度和深度,在贷前审批模型采用了XGBoost、随机森林等更高级、更主流的机器学习算法。较1.0和2.0版本,3.0的审批准确性、自动化、定制化能力大幅提升,有望将逾期率降低30%。

用户乐于尝试新方式且接受度高

捷越联合认为,金融科技的“高”采纳率除了政策支持、平台创新应用能力,还有就是用户乐于尝试新的金融服务方式,并对新方式接受度高。以移动支付为例,最早拥有移动支付技术的是美国公司PayPal,但是却没有应用发展起来。但在中国,移动支付在阿里和腾讯的大力推动下,已经深入到各个商业领域和生活场景中,成为“新四大发明”之一。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将会为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产品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科技将对用户征信信息缺失提供新的解决方式,可以优化服务环节降低人工成本;在科技的驱动下产品创新和强劲风控体系的建立,将会为金融科技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